陆时第一眼看过去,首先注意到的不是对方的五官或体型,而是那两撇尖端微微上翘的胡子,简直比英国绅士还要英国绅士。
陆时过去与辜鸿铭握手,
办事员立即离开了,“咚咚咚”的脚步声渐行渐远。
但又因为他生在南洋、学在西洋、婚在东洋、仕在北洋(后来的北洋政府),导致他的国学水平不足,再加上动辄“sorry”、“thankyou”的装x行为,常被各路文豪嘲笑,笑他水平不足。
辜鸿铭也注意到了陆时,
他精通英、法、德、拉丁、希腊、马来西亚等9种语言,翻译了四书中的《论语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大学》,创获甚巨,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,并对西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。
斯科特说:“请进。”
“快请!快请!”
一个拄着手杖的中国人走了进来。
他打量陆时,眼中满是惊奇。
陆时对这样的历史人物没什么实感,在一旁站着,权当看个西洋景。
也不管陆时和辜鸿铭认不认识,就是得用“重聚”这样的词,味儿才正。
辜鸿铭是一个矛盾的人,
斯科特走上前,
斯科特转向陆时,
就在这时,外面忽然传来了敲门声,
斯科特小心翼翼地泡茶。
辜鸿铭有点儿别扭地伸出手与陆时握了握,
办事员的声音响起:“斯科特主编,来了一位清朝的老绅士,自报家门说是叫辜冯敏,想见见您。”
“久闻辜先生大名,没想到在异国他乡有幸相见。”
“果然!果然如此!看到那个笔名,我就在想,只有中国人会用‘lu’。没想到啊没想到……”
si m i s h u wu. c o m
在他脑海里,连新闻稿的标题都已经起好了――
陆时差点儿没笑出声,
辜鸿铭学博中西,有“清末怪杰”的称号,
也难怪斯科特会知道辜鸿铭。
作为《曼彻斯特卫报》的主编,斯科特肯定想让陆时和辜鸿铭会面,并做一些有思想碰撞的对话,
陆时当然知道斯科特为什么如此兴奋。
没想到《曼彻斯特卫报》的主编如此热情,辜鸿铭明显愣了一下,
《异国他乡的重聚》。
接着,他露出笑容,
他实在没想到陆时那么年轻,自己屁颠儿屁颠儿地跑过来求见,实在是太掉价了,
可就是这么一个“外国”人,一生致力于沟通中西文化并诉诸翻译事业,
主编室内的两人等了一阵,外面传来了敲门声。
“您就是辜先生吧?”
欢加佐料就加吧,入乡随俗。
“在我们英国流传着一句话,‘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,但不可不看辜鸿铭’,如果我没记错,辜鸿铭先生是爱丁堡大学的高材生,跟你肯定有话可聊。”
“斯科特先生,您可以叫我tomson。”
蓦地,斯科特的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,接着就转为兴奋的潮红,
这么想着,他的态度比刚才冷了些。
斯科特皱眉,
他说自己叫tomson,并不是因为他崇洋媚外,而是因为他本就出生于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,tomson是他的本名,
他清了清嗓子,低声提醒:“辜鸿铭。辜――鸿――铭――”
“辜封迷,这名字怎么听着有几分耳熟?”
听其言、观其行,辜鸿铭这次到访应该是专门来找陆时请教的。
大门被推开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