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洪承畴看来张诚之所以不让,是在立威;而之所以让,则是在暗中收买人心,由此可见其有多不简单。
而洪承畴帐下的文人幕僚也是众多,如谢四新、李嵩等寥寥数人,只不过是他们中的佼佼者罢了。
触景生情之下,张诚不由感叹:自己何时也能如洪承畴这般,麾下不止猛将如云,还要文官幕僚也如洪承畴这般人才济济才好。
或许,还是自己的声望和威名不够,希望辽东这场战事结束之后,自己的威望可以达到更高层次,能够招揽天下名士为己用!
“冻笔新诗懒写,寒炉美酒时温。醉看墨花月白,恍疑雪满前村。”
洪承畴治军之能如何,由此可见一斑。
谢四新开始的时候话还说得十分委婉,但张诚却直截了当的挑明了唠,他明言:自己之所以争军功,主要还是为了那些追随自己的英勇将士,总不能让他们白白为国捐躯。
对于解锦围的大功,张诚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,他想要得到多少军功?
但却偏偏在他手中握有援辽第一强军,又上得皇帝圣眷不衰,更有本兵陈新甲的照拂,即使蓟辽总督洪承畴也对他无可奈何。
就说他督标营中副将陈仲才亦是一员难得的战将,而前时奉命来宣大军中传令的千总张忠平,也是十分勇猛坚毅。
这下可把谢四新整得不会玩了,他先是微微一愣,但随即便恢复如初,显得十分热情地笑道:“镇朔将军如此盛情,谢某如何能够拒绝。”
原来,谢四新因在宁远城中的时候,通过吴三桂与张诚有过颇多走动,彼此间已经十分熟稔,说起话来也比别人方便些,所以洪承畴才叫他来探一探张诚的底。
再有就是张诚时而据理力争,寸功不让,可他有时却又十分明理,落落大方,竟肯将大功分与旁人,使得许多人都得了他的好处。
他说话间就抬手指点起守卫城门的宣府军战士……
对于洪承畴而言,在诸多援辽总兵大将之中,惟有张诚叫他最是挠头,不知为何,他总感觉自己似乎无法摸到张诚的底牌。
…………
正是得到了张诚的这番允诺,谢四新也才有了与张诚谈论天气的闲情雅致,可他没有想到张诚竟会忽然邀请自己到宣府一游。
…………
你要说他不忠心于大明吧,却偏偏每战皆卖死力,援辽诸将之中又唯独他一人,战功最著,杀奴最多,非但阵斩奴贼豫亲王多铎,更是打开解锦通道第一人。
张诚更是直截了当地向谢四新表示,自己与吴三桂那可是亲如兄弟一般,虽相见时晚,且相聚时短,然却是一见交心。
他为了麾下将士们不寒心,也是为了他们的前途,但只守得住解锦围第一功,其他的自然不会计较。
心念及此,张诚竟脱口而出:“谢先生,何时得闲,可否往宣府一聚,张诚也好当面请教一二,常听先生教诲之言?”
但是他为了辽东的大局着想,还是派了谢四新来以私人身份探张诚的底,想要知道他在渡河北上解锦围之战中,到底是什么态度。
可坚持上三五日时光,恐怕其撤军就在这一二日内。”
他略停顿了一下,才继续道:“待此间辽事稍安,四新便向洪督告假,往宣府一游,也好实地瞧瞧,镇朔将军是如何练出这等强军。”
相反,张诚更明确表示他十分支持吴三桂功居第二位,毕竟宁远军还是颇为能战的,每次大战中都表现得十分优秀,这也是其凭自己的实力与对大明的忠诚拼出来的。
当然,最为重要的还是在于张诚到底愿不愿意,将解锦军功第二这个位置留给吴三桂。
而且张诚的表现也每每出人意料,你要说他忠心于大明吧,但却又与王朴、李辅明私下暗中纠结,以强大他自己的势力。
张诚听得不住点头以示赞同之意,心中却也在暗自感叹:洪承畴身边确是人才济济,武将中不止曹变蛟、王廷臣、贺人龙等勇猛善战,即使左光先、李辅明、白广恩、马科等亦非泛泛之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