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此时他们站在澄澈的寒夜中,群星正在他们的苍穹之上熊熊燃烧。草毯尽有一条灰色的大河。他认得,那是遥远的阿穆尔河。他想起来了:他是怎么跨过那条静静淌的河,回到这片土地上,挣扎着活下去的——除了九死而未悔的理想,还有另一个人对他的那场摧枯拉朽的革命。
他什么都想起来了。
“又到了这种时候了。”像明白了什么,他把埋进对方的肩窝:“刘博兼。你总这样,”伍秀泉眼圈发红,但这一次,泪却始终都没有落下来,“……但我们会再见的,对吧。”
那个始终看不见脸的人,只是把自己的大手按在他的后颈上:“对,我保证。”就如以前一样,他郑重地说:
“……我们一定会再见。”
那个光点越来越大,最后,笼罩了整个世界。
“医生,医生!”他听见有人在叫嚷,然后是脚步来去的声音,“——病人醒了!”
尾声:
首长的病终于在快开春的时候好透了,而出版社的同志也带来了好消息——那套丛书很快就可以下印刷厂了。不过,就算是春雪初消的季节,北京城的天气还是很寒冷,因此,医生建议首长去温的南方休养一段时间。
首长平时的工作很忙,我本以为他不会同意。谁知首长紧锣密鼓地忙了一阵,某一天忽然叫我回去收拾行李,准备准备陪他去一趟江西。
这是我第一次和首长出行,多少有些紧张。一方面担心首长的,一方面又担心路上出什么意外。从机场出来,上了安排给我们的车,我还是一路都板板正正地坐着。也许是我紧绷着脸的样子把坐在后排的首长给逗笑了:“小陈啊,”他从后拍了拍我的肩,“咱们这又不是上战场。”
“好的,首长。”我不好意思地挠挠,“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啊?”
本以为我们是要去南昌那一类的大城市,但此刻车已经驶过了下高速去赣州的岔路,正往县上开去。
“去见一个,”他迟疑了片刻,说:“……故人。”
我们的车停在了大余县城南边的金莲山下面。再往上就是石板路了,车开不上去。首长最近神养得不错,于是便让我扶着他慢慢往山上走。古南北遍植梅树,此时正是梅花盛开、香盈满径的时节,因此,除了我们,还有许多游人也来赏花,很是热闹。
往上顺着步走,还路过了一遍植青竹的古刹。大概是到正午了吧?里正飘渺地传来些钟声和诵念,让人心神感到莫名的宁静。
“首长,”我见首长有些累了,忙问:“您要不要歇一会?”
“不歇了。”他虽然有些,不过仍是笑了笑,“就快到了。”
我们接着往上走,没多时就到了半山腰。这山不算高,但林木种得很密,有种苍松环抱之感。眼下快到春天,鸟叫虫鸣也时隐时现,显得十分惬意。我跟着首长穿过一条林木间的小径,那后面居然有一陵园:看起来像新修的,每一座坟前都有一块花岗岩雕刻的墓碑。而这座肃穆的陵园正中间则竖立着一个高大宏伟的纪念碑——“革命烈士永垂不朽”——“朽”字下面摆满了花圈和花环,围绕着石碑,组成了一片五颜六色的花海。
“这是前几年刚修起来的,埋的都是当年长征时牺牲在后方的战士,”首长对我笑了笑,“也算是了却了家属们的一个心愿吧。”
首长带着我走到了陵园最深的一棵梅树下面。那也有一座坟茔,只是与别的热闹不同,这里没有燃完的香烛或者纪念的花束,稍显冷清了些——看来,除了我们,大概是没有什么人来祭拜。我凑近了看,那墓碑上只用正楷写着七个字:刘博兼烈士之墓。
“博兼……他没什么亲戚,”首长看我疑惑,主动解释,“就是一个人来,一个人走的。”
他掏出一张手帕,开始拭落了灰的墓碑;我也从陵园理那里借来一把扫帚,把墓前的枯枝落叶清扫干净。好在这里有人按时清理杂草,省了我很多功夫。忙完这些,我把刚才在山脚首长吩咐我买的纸钱放下,又摆上点燃的香烛,才退到了一旁,然后看着首长扶着墓碑慢慢坐下,开始把装在塑料袋里的黄色纸钱一张张撕开。
“博兼,我来看你了。”首长一边整理着那些厚厚的黄纸,一边同冰冷的石碑说着话——这不是游人常来的地方,林中又静谧无声,所以他的声音即便放得很低,我也能断断续续地听到,“你别怪我,这么久才来一趟——现在我才是那个糟老了,不行了。”